我的外公作文

时间:2024-01-04 14:45:25
我的外公作文

【推荐】我的外公作文

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,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,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、说明文、应用文、议论文。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?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的外公作文,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
我的外公作文1

外公曾是一名军官,十分帅气的那种,所以现在,他依然是一位帅气的退休干部。

他总给人英姿勃勃的感觉,高个子、大长腿,眉目间隐约有些像毛主席,不管站着坐着,都是一副威严正气的模样,但他却又是一个个性活泼的人,他喜欢色彩鲜明却不失稳重的服装,这样看上去会年轻些,因为他不喜欢别人把他当作老年人,在他心里,自己仍然是个年轻人。

我小时候很怕外公抱我,因为他看上去很严肃,却又喜欢把我举高高来逗我,三下两下就把胆小的我给吓哭了,然而身为军官的外公最不喜欢别人哭了,他认为这是软弱的表现,每每此时外公就会换上一副很无奈的表情,场面总有那么一丝丝的尴尬。哎,具体情形我已经记不太清了,只记得我比较怕外公,不太敢靠近他。

外公爱工作。虽然他退休多年,但他一刻都没闲着。从单位领导岗位上退休那年,外公很不适应,在他看来,这个年龄正是一个人工作经验最丰富的阶段,这一下退休不工作了可是最大的浪费啊。他想发挥自己的价值,于是应聘了法院的人民陪审员一职,这可是一个全新的领域。为了胜任这个职位,外公开启刻苦学习模式,向书本学、向报纸学、向专业人士学,不时地总结,有时还和妈妈探讨探讨。是的,我想外公就是这样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陪审员的。

外公爱美食。有哪家新开的餐馆,他都会想着约上几位老友去尝尝那里的特色菜。然而,外公现在患有糖尿病,身体状况不允许他再像以前那样开怀畅饮、大块朵颐,饮食上有很多忌口。但是,这难不倒外公,他总是不甘与其他病友一样受限于那些个条条框框,药该吃的吃,针该打的打,然后继续是一副“满血复活”的样子,满脸笑容地坐到餐桌旁,十分满足地品尝着菜肴。虽然大家劝告着,但他嘴上答应,却常常管不住自己的嘴,看到好吃的心中纠结一番仍然忍不住要尝一尝。听妈妈说,外公曾经训斥过舅舅,不要随便自己用筷子把碗拖到自己面前,十分不雅。可是现在,他自己却是这样把碗拖到自己面前,从容不迫地收拾着“残局”,为了不浪费,他丝毫不受医嘱或他人的劝告而放弃美食,等到吃得自己都觉得有点过分了,就会叹着气、咂着嘴念叨:“唉,不能吃啊不能吃,要运动啊要运动。”每次看着他面对美食忍痛割爱的样子,我们真是又想笑又心疼。好在外公在“管不住嘴”之后做到了“迈开腿”,每天风雨无阻的5公里帮助外公保持住了还算不错的身材。

外公爱酒,也爱唠。每次餐前,他总爱弄杯自制的养生小酒,边喝边聊,从身边的点滴聊到国家大事,每到这时,他总是目光炯炯,尤其谈到他从前的经历,更是满心自豪,那时他笑得爽朗、明亮,让听故事的我们心情也跟着明媚起来,感受到他的童心,感受到他追随时代潮流的朝气蓬勃。

这就是我的外公,我最敬业、最可爱、最帅气的外公。

我的外公作文2

因着连日的阴雨,使得车窗外的城市沉默而空旷,天色亦是有些暗淡。

母亲开着车从城东穿到城西,买全了外公曾说过的想买的东西,便带着我,匆忙赶往乡下,去看望孤身一人在家的外公。

刚走不远,天色便漆黑得令人害怕,几道闪电划破天际,惊得母亲扶握方向盘的手又加了些气力。紧接着,雨点愈来愈密,“啪嗒啪嗒”地砸向车窗,模糊了眼前的树,模糊了眼前的路。

外公的家在远离城市的一个偏远的小村庄。驶过不长的一段柏油路,拐进去,则是一段遇雨则烂的土路。路面坑坑洼洼,而且窄得可怜,只能容一辆轿车单行。汽车在滂沱大雨中犹犹豫豫、缓缓慢慢地艰难爬行。

雨愈下愈大,雨刮器功率调至最大,也只能依稀分辨出前方景物的轮廓。

一路艰难爬行中,终于望见了外公家。外公家在河的对岸,与之连接的只有一道窄小的土路。雨这么大,路定是烂透了,而我还穿着短帮鞋,这可怎么办?我有些愣愣地坐在汽车座椅上,不情愿下车。路旁小店中闲聊的邻居大婶见到我,大声打着招呼:“雨这么大还回来了啊?快去吧,你外公给你搭桥了!”

些许愕然中,我下了车,撑开伞,缓步踱向小路。抬眼望去,恍惚间似乎来到了江南水乡。连续几天的暴雨,眼前到处是水汪汪的一片,本就疏松的土路被雨水一掺和便更加稀烂。通往外公家的小路中间一段已经完全被水淹没。再往前看,果真有一座独木桥,还有外公那佝偻着身子、撑着一把黑伞在雨中翘盼的身影。

我和母亲都愣住了,不约而同地停住了脚步,定定地看着那座桥。桥很是简陋,下方铺垫了几块石砖,用木板铺在其上。许是材料不够,或是觉得桥还不够长,中间还用断了的半截梯子拼接。外公见我们来了,冲我们笑了笑。他紧挨着小桥,涉水而来。

“知道你们不好走,我搭了这座桥。来吧,我扶着你!”外公憨憨的脸上扬着灿烂的笑容,他不顾正下着的大雨,将伞收起来夹在腋窝中,伸出双手就要扶我。我心头一暖,握住他的手臂,这亦是我长大以来第一次握着他的手臂。他的手臂虽然很瘦而且黝黑黝黑的,但握住却觉得很有力气,很有安全感。我的脑中突然一阵翻江倒海,往事一件件涌上心头。小时候,正是这双能干的手,一刀一刀削出圆溜溜的陀螺,带我抽着满场飞,满场笑;就是这双温暖的手,在炎热的夏夜里,摇着一把大蒲扇,一边为我赶着蚊虫,一边指着天空的繁星讲牛郎织女的故事;也总是这双粗糙的手,在我哭泣的时候给我抹去眼角的泪水,虽然它粗糙得让我脸上生疼,但总能让我平静下来……如今,这双手,布满了沟沟壑壑,黑黑瘦瘦的,那是长年劳作留下的印迹。突然鼻子一酸,眼睛就湿润了,我有多久没有拉过这双手了?外婆去世后,他孤苦伶仃一个人是怎么熬过这一天又一天的?

“小心点啊!”外公突然停了下来,两手稳住在小桥上微微摇晃的我。我吸了吸鼻子,一小步一小步地往前迈,他便更用力地扶着我,侧着身子一顿一顿地踏水前行。脚下的桥很窄,窄得只容一人前行,旁边的外公却一直走在水里,小心翼翼,亦步亦趋,扶着我的手愈发用力。

终于,外公扶着我走过了桥,他这才松了口气,看着我和母亲笑了。在外公沧桑的脸上,那微笑如同细小而精美的涟漪在平静的湖水中徐徐散开。母亲也笑了,眼角却有泪光在泛动……

我的外公作文3

外公老了,一条条“沟壑”是岁月在他脸上烙下的印迹。

外公老了,他那满头的银发是时间赠给他的礼物。

外公老了,只残留下一两颗牙齿的嘴以及那抖得厉害的手是时光给予他的回报。

外公老了,他确实老了。

小姨眼中的老爸人老了,最容易感受到寂寞和孤独。老爸总希望有人去家里看看他,陪他吃吃饭,聊聊天,不是有这么一首歌唱道:常回家看看,回家看看,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。平时让工作给忙忘了,直到那天的小事让我感触很深!

快过年了,侄女奇奇在老爸家吃饭。吃饭时,奇奇说下午想在这里玩,老爸 ……此处隐藏11386个字……也装不下东西了。记住,谦虚使人进步。”我看看茶盅,再看外公,茶香袅袅间,恍然悟到了什么。

外公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智慧的老人,总能在我不明朗时轻巧地打开我的心结。

牵挂

有人说,至亲离去的那一瞬间通常不会使人感到悲伤,而真正会让你感到悲痛的会是打开冰箱的那半盒牛奶,那窗台上随风摇曳的绿萝,那安静折叠在床上的绒被,还有那深夜里洗衣机传来的阵阵喧哗。腊月,外公病重,母亲连夜赶回老家,陪他走过最后的时光。

听妈妈说,外公在临终前,强忍病痛,逐一问候了他的儿女子孙们。那短短的几句话中,包含了多少浓浓的牵挂。只可惜······

对不起,没能见到您的最后一面,也未曾在您的墓前陪您说说话。

记忆中的烈日和暴雨,那些温暖平常的日子,终有一天要被收回。我知道这是注定的离别,只是时光它那样残忍,岁月不曾饶过外公,记忆也没能轻饶过我。

如果可以,我真想大声告诉您:您走后的这些日子,我很好!只是······只是再没能有个如你一般的人,如山间清爽的风,如古城温暖的光,包容我,温暖我。但您也不要太担心,因为其实在记忆深处静静遐想,忆几件您的事情,任凭温暖与泪水一同划过心头,这样,也好。

我的外公作文14

说冬天,忽然想到豆腐。是“小洋锅”(铝锅)白煮豆腐,热气腾腾的。水滚着,像好些鱼眼睛,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,嫩而滑,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。锅在“洋炉子”(煤油不打气炉)上,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,越显出豆腐的白,这是晚上,屋子老了,虽点着“洋灯”,也还是阴暗。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。“洋炉子”太高了,父亲得常常站起来,微微地仰着脸,觑着眼睛,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,夹起豆腐,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。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,但炉子实在太高了,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。这并不是吃饭,只是玩儿。父亲说晚上冷,吃了大家暖和些。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;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,等着那热气,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。

又是冬天,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。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,S君刚到杭州教书,事先来信说:“我们要游西湖,不管它是冬天。”那晚月色真好;现在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。本来前一晚是“月当头”;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吧。那时九点多了,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。有点风,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;当间那一溜儿反光,像新砑的银子。湖上的山只剩下了淡淡的影子。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。S君口占两句诗道:“数星灯火认渔村,淡墨轻描远黛痕。”我们都不大说话,只有均匀的桨声。我渐渐地快睡着了。P君“喂”了一下,才抬起眼皮,看见他在微笑。船夫问要不要上净慈寺去;是阿弥陀佛生日,那边蛮热闹的;到了寺里,殿上灯烛辉煌,满是佛婆念佛的声音,好像醒了一场梦。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,S君还常常通着信,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,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税了,以后便没有消息。

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,一家四口子。台州是个山城,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。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。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;晚上一片漆黑。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,还有走路的拿着的火把;但那是少极了。我们住在山脚下。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,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。夏末到那里,春初便走,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: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。我们住在楼上,书房临着大路;路上有人说话,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。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,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,听起来还只当是远风送来的;想不到就在窗外。我们是外路人,除上学校去之外,常只在家里坐着。妻也惯了那寂寞,只和我们爷们儿守着。外面虽老是冬天,家里却老是春天。有一回我上街去,回来的时候,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,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;三张脸都带着天真的微笑向着我。似乎台州空空的,只有我们四人:天地空空的,也只有我们四人。那时是民国十年,妻刚从家里出来,满自在。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,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。

无论怎么冷,大风大雪,想到这些,我心上总是温暖的。

我的外公作文15

重阳到又到了,每年的这天我都会想起:

在万家灯火都熄灭时,外婆家的台灯仍然亮着。灯光下坐着一个布满白发而又慈祥的老人,他头戴一副老花镜,手握一支钢笔,在书上不停地圈圈、点点、画画。他时而全神贯注;时而愁眉紧锁;时而如痴如醉;时而面露笑容。他就是我的外公。

外公虽然年纪大了,却非常爱看书。由于外公会捏橡皮泥,因此,我常常缠着他给我捏一些小玩艺。可是,只要外公一看起书,想让外公捏橡皮泥那就是“白日做梦”了。我真想把外公的书都锁进箱里。可之后的一件事,却改变了我的看法。

有一次妈妈问了我一道题:“熊猫一只手有几个手指啊?”我左思思,右想想,也想不出可靠的答案。还是去问外公吧,我心里想道。我跑到外公跟前,把妈妈的话原封不动地说了一遍。外公摸摸我的脑袋,说道:“你这小子,平日就知道玩,也不看看书。熊猫只有四个指头的啊!”“外公,您的知识可真渊博啊!这么多知识,您都是从书上获得的吗?”我羡慕地问道。“当然啦!‘书中自有黄金屋,书中自有颜如玉’,只要你肯读书,博览群书,你也会跟外公一样,知识渊博的啊!”于是,在我幼小的心灵中,埋下了读书的种子,书也成为了我的良师益友。

外公不仅学识渊博,还常常无私地帮别人做事,解决问题。一天中午,我家正在吃饭。突然,马伯伯和几位叔叔进来了。他们的脸上没有了往日的笑容,却堆满了焦急与无奈。他们和外公寒暄几句后,便进了书房,我也好奇地跟了进去。只听马伯伯沮丧地说:“我家的茶树不知怎么的,生了一种怪病。先是根部生瘤,紧接着茶树就大片枯萎。我们农民一年就靠这几亩茶园养家糊口,可如今却颗粒无收,这……这可这么是好哇!”说完,便一手撑着书桌,一边低头丧气。这时,一位叔叔拿出了一棵茶树的根,递给外公,外公忙戴上老花镜,左手紧握树根,右手执一个放大镜。只见外公时而拨开树根,不停地端详:他时而握起钢笔,在纸上圈画;时而放下笔来,愁眉紧锁;时而回过头去问一两句。马伯伯他们的心情也随着外公的表情而起伏不定。

过了好长时间,外公才把一张写满了字迹的纸递给了马伯伯,马伯伯接过了纸,宛如握住了救命的仙丹,他用发颤的声音说道:“太感谢您了,真不知道该怎么报答您才好。”“嗨老朋友了,还这么见外。帮这点小事,应该的。”过了一会儿,马伯伯该走了。外公忙拉住他的手,说:“等会儿。”说完,他快步走进书房,拿出了一叠东西,放在马伯伯手中,马伯伯一看,原来是一叠钱,马伯伯执意不要,可外公却说:“你家今年收成又不好这点钱算是我的一点心意,以后有困难,尽管来找我。”马伯伯握着钱的手微微地颤抖着,嘴里想说什么却发不出声音。望着眼前这感人的一幕,我的心不禁被触动了,外公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!他不以专长而肥私,而以助人为乐事,想到这里,外公的身躯不禁在我眼中越来越高大。

外公,他虽然没有干过什惊天动地的大事,没有一身华丽的外表但在他平凡的身躯中,却分明隐含着极不平凡的品质。是啊!外公那助人为乐和嗜书如命的精神,将会筑成心中的一座丰碑,将成为我心中的一座丰碑,将成为我习和敬佩的楷模。

我怀念我的外公。

《我的外公作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